弱日元、“日本病”……日媒开年惊人预测:日本GDP今年或被德国超越,跌至世界第四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兰素英 据日本《产经新闻》23日报道,日本病由于近期日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弱日人预日本GDP增长萎缩,再加上被称为“日本病”的元日低增长影响了经济,日本GDP可能在今年(2023年)被德国赶超,媒开跌至第四位。年惊 目前,测日超日本名义GDP排在美国、今年中国之后,或被位居世界第三。德国跌至第专家同时警告称,世界如果日本不采取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日本病最迟也会在五年内被德国赶超。弱日人预 这一惊人预测发布前,元日日本内阁府日前发布的媒开数据显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的年惊排名中,日本的人均GDP已经下降1位至第20位。 日元的持续贬值,是以美元计价日本GDP持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从市场数据看,日元兑美元可能在去年10月就已经见底。分析师在发送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指出,日元或被长期低估,今年日元兑美元或稳定走强。 日本名义GDP最早今年或被德国赶超 据《产经新闻》报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济预测数据,到2023年日本的名义GDP为4.3006万亿美元,而德国为4.311万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968年,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日本的名义GDP超过西德,位列全球第二,排名仅次于美国。到2010年,日本被崛起的中国超越,降至全球第三,同时丢掉维持了近40年之久的亚洲第一的宝座。 IMF同时预测,即使日本在2023至2027年能勉强避免被赶超,但到2023年日德两国GPD(预测值)差距将缩小至6.7%左右。 而根据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夫的计算,如果今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年均贬值至1美元兑137.06日元,那么日本便会被德国赶超。 熊野英夫分析指出,影响日本和德国名义GDP的主要因素是日元的持续贬值和日德两国通胀的差异。 首先,日本央行2013年施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日元贬值虽然提振了日本出口商的表现,但以美元计价,日本的经济规模却缩小了。 另一方面,德国的通胀趋势也异常强劲。而在日本,低收入、低物价、低利率和低增长的“四低”经济学奇观却持续存在多年。 数据显示,德国2022年的年均通胀率为8.7%,而据Statista统计,日本同年的平均通胀率为1.9%。此外,从每小时的劳动生产率来看,德国比日本高出60%。 熊野英夫表示:“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感,那就真的很糟糕了。为了避免被德国赶超,我们需要将政策资源集中在提高增长战略的生产力上。” 人均名义GDP已被法国超越 《产经新闻》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日本人均收入增长乏力,个人消费的低迷正在拉低经济整体增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日本内阁府日前发布的国民经济计算年度推算显示,从成为富裕程度大致标准的人均名义GDP来看,日本2021年为39803美元,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38个成员国中排在第20位,被法国超越。 这是日本自2018年以来、时隔3年再次降至第20位。2020年日本排在第19位,为39984美元。法国居第20位,此次发生逆转。 上周三(1月18日),日本央行还下调了对截至3月31日本财年的GDP增长预期,将预期从2022年10月份的2%小幅下调至1.9%,同时将通胀预期从2.9%上调至3%。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将下一财年的GDP增长预期从1.9%下调至1.7%,并将下一财年通胀预期从1.6%上调至1.8%。 此外,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目前日本人口虽然比德国多出近4000万,但仍面临着出生率下降的巨大挑战。上月2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警告称,由于出生率迅速下降,日本正处于社会功能丧失的“边缘”,并承诺将把育儿政策作为今年最紧迫的议程。 岸田文雄发表上述警告之前,日本政府当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预估显示,日本2022年的出生人口可能将首次跌破80万。岸田文雄称,旨在促进儿童养育的政策是“对未来最有效的投资”,他誓言要“创建一个以儿童为本的经济和社会”,以扭转阻碍日本长期生产力增长的出生率下降的趋势。 弱日元周期结束?分析师纷纷看涨日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尽管其他多数央行纷纷跟进加息,但日本央行却“独树一帜”,坚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继续购买日本国债,这直接导致美元兑日元持续走高(即日元兑美元持续贬值),并在2022年10月21日盘中创下151.9395的历史新高。 日元的持续贬值,也是上文提及的以美元计价日本GDP持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月20日,坚持宽松政策的“孤勇者”日本央行终于妥协,当日宣布将其收益率目标从±0.25%上调至±0.5%左右,但同时又将2023年1~3月日本国债购买规模提高至每月9万亿日元。这个类似于“加息”的政策在当日引发日元大幅上涨,日本股市大跌。一些分析师认为,日本央行20日的政策转向意味着,其政策重心转移至保日元。 不过,在1月18日的议息会议上,日本央行“按兵不动”,不仅维持超宽松政策不变,还维持基准国债收益率目标区间不变。当天,日元应声跳水,美元/日元涨幅扩大至2%以上,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一度上破0.5%。但市场并不“死心”,分析师坚信日本央行的转向即将到来,也纷纷看涨日元。 驻东京外汇策略师Benjamin Shatil表示,市场认为日本央行最终将不得不屈服于压力,因此很难将日元的下跌解读为一种转折:“在某些方面,日本央行决定不做出任何改变,既不改变政策,也不改变前瞻性指引,这将使日本央行与市场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 集团全球市场研究主管Derek Halpenny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表示,日本央行的政策转变意义重大,随着日本央行开始走上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对其进一步政策调整的持续猜测。 “我们怀疑日本央行的政策调整是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压力,即岸田文雄希望摆脱日本央行在‘安倍经济学’下设计的政策框架,因为这可能会加强市场的猜测。我们此前曾提到过接替黑田东彦的首选人物,但如今又出现了另一个竞争者——前日本央行副行长山口弘伟,他曾在前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手下工作。山口弘伟最近公开主张加大日本央行政策的灵活性。我们预计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下一次调整将在新的行长上任后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即将到来的工资谈判,如果可以看到工资增长加速的迹象,这可能会促使日本央行采取行动。无论如何,尽管美元兑日元已经下跌超过10%,但日元仍然被低估,我们认为当前没有理由扭转日元走强的趋势,今年美元兑日元很可能会稳步走向120的水平。”Derek Halpenny补充道。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1165754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光大期货【棉花】:美棉出口大幅下降 走势弱于郑棉
- 吴亚军往事:离婚豪掷200亿分手费,龙湖遭做空时拉来前夫一起抗敌
- 菲总统马科斯:愿重启同中方油气开发谈判,菲中关系对两国都有利
- 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光明路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 我国5G基站总数达225万,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破10亿
- 暴跌20万亿!美股遭遇惨烈时刻,华尔街警告:第三次债券熊市要来了!印度打光7000亿,\
- 欧盟委员会正关注“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进展
- 新华保险业绩剧降50%一年两换董事长 复星系举牌六年首次减持或套现4.5亿港元
- 西媒:卡塔尔何以成为全球最富裕国家之一
- 9月26日盘前策略提示:本轮中期调整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
- 科融环境(新动力)股票索赔:可起诉会所,最新索赔条件分析
- 港珠澳大桥月增500个香港跨境私家车配额 试行一年
- 印尼电商,大厂泥潭
- 国常会:全年粮食产量能实现1.3万亿斤以上目标
- 什么情况?国美电器CEO8月份离职!是公司20多年老臣,近期2大国美系CEO已离职
- “毛孩子”千亿产业,带火宠物概念股
- 马克龙宴请欧企高管:别去美国,留下来吧
- 预算困境致英镑创37年新低恐难抬头 日本当局干预日元效果有限
- 威马汽车亏损82亿、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上热搜, 若上市失败或将仅拿200万
- 北京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上调养老金等措施惠及400余万人
- 搜索
-